IMI锐评|人民币全球外汇储备创新高,国际化道路任重道远
导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总额由去年三季度的3201.5亿美元升至3361亿美元;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由去年三季度的2.66%升至2.79%,位居全球第五位。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占比提升至2.88%。截至去年四季度末,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58.81%,略低于去年三季度末的59%。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折射出中国经济在国际社会赢得更多“信任票”。人民币全球外汇储备创新高的原因有哪些?当前,全球央行在如何管理外汇储备?全球人民币储备资产份额不降反升,但美元的霸权地位尚未改变,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哪些挑战?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等风险因素下,后期应如何增加人民币吸引力?就上述问题,本文特将IMI专家团队和部分外部专家的观点整理如下。
01
人民币全球外汇储备创新高的原因有哪些?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一季度全球外汇储备规模下降3708亿美元,环比减少3.1%。其中,美元、欧元、日元前三大货币的储备资产规模合计下降3920亿美元,占到10.6%。部分新兴经济体抛售外汇储备,干预本币汇率贬值,也是造成全球外汇储备下降的原因。由于同期人民币储备资产微跌0.2%,远小于全球外汇储备资产的平均降幅,故人民币储备资产份额不降反升,这进一步巩固了人民币第五大储备货币的地位。
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宋科指出人民币全球外汇储备创新高的原因有三。
第一,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经济彰显韧性。2021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1%,近两年平均增长5.1%。同期,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4%,进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美元。尽管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有所回落,但是仍处于相对稳定向上的发展轨道上。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海外国家投资人民币储备资产的意愿不断增加。
第二,人民币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中国同海外货币当局的合作持续推进,为人民币的海外使用创造了条件,提升了海外对于人民币的信心。中国人民银行已与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此基础上,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国际清算银行签署了参加人民币流动性安排(RMBLA)的协议,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将货币互换安排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国际货币合作不仅可以提供海外人民币流动性,也有助于维护区域金融安全,提升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
第三,内地香港互联互通程度不断提升。近年来,股票通、债券通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间跨境理财通不断推出,近日“互换通”的推出又进一步延伸至场外衍生金融工具,进一步提高了互联联通的效率和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有利于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高水平开放。
IMI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青提到,人民币储备创新高,可能的原因在于,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上升。随着全球物价的高企。中国巨大的产能有效地满足全球的需求。
IMI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戴稳胜表示中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加之疫情以来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表现,增加了对全球央行的吸引力,进而出现人民币全球外汇储备创新高的情况。中国疫情管控得力、人力资源基础强劲、经济发展平稳、外贸稳中有增以及科技自主增强带来了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增强。其中,前四个月芯片进口减少了240亿片但实际使用并未降低,可见国产化进展较为顺利,新能源车保有量与销量均现井喷态势,疫苗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独立自主性强。近期频繁曝光的高精尖武器,新下水的电磁弹射航母、新成功的新型导弹(西北工大的实验)等,表明中国的军事实力以世人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强。
02
当前,全球央行在如何管理外汇储备?
宋科表示,各国央行纷纷开始寻求外汇储备多样化。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社会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是各国央行寻求外汇储备多样化的直接原因。西方社会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冲击了美元等主导货币信用,不利于各国外汇储备安全。在此背景下,美元、欧元等主导货币在官方外汇储备的占比下降,而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开始被更多国家选择。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美国金融市场仍然是全球最发达,流动性最强的市场,美元作为主导货币的地位在短期内很难受到根本性挑战。
对于全球央行在如何管理外汇储备,戴稳胜指出,一般全球央行管理外汇的目标包括:促进与改善国际收支平衡;改善国际收支;稳定本币汇率;防止大规模资本进出引起的冲击;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与安全等等。实现这些目标,外汇币值需保持稳定、可预期;贬值预期强烈、或波动幅度太大的货币无法成为储备货币,而人民币恰好满足稳定可预期的要求。
相反,疫情之下美国为应对疫情滥发货币,国债已达30万亿,疫情导致人员伤亡惨重,经济发展停滞,货币信用下降,只剩历史遗泽下的自由可兑换这一优势。因此,各国央行在疑虑重重之下缓慢降低其比重,也是可以预期的。
IMI特约研究员、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则认为,由于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世界各国都在构筑自身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在其外汇储备中更多地配置人民币资产,有助于摆脱对于美元支付和清算系统的过度依赖,避免自身正常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活动受到美元汇率的过度冲击。笔者与合作者之前的研究也发现,当美元融资成本显著升高时,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份额相应有所提高。从侧面说明:无论是在贸易结算还是外汇储备方面,其他各国都在策略性地利用人民币对美元进行部分替代,这将成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动力。
03
全球人民币储备资产份额不降反升,但美元的霸权地位尚未改变,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哪些挑战?
宋科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以下三大挑战:
第一,美元等主导货币强大的货币惯性会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挑战。历史经验表明,一种国际货币的使用惯性一旦形成,短期内将很难改变。在中国大量贸易伙伴长期使用美元计价结算的情况下,转而使用人民币需要付出较高的调整成本。
第二,中国金融市场深度和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有限。目前,尽管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目前人民币使用场景依然有限,尤其是人民币金融资产投资渠道不足,不利于人民币回流。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并不高,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削弱了海外国家使用人民币的意愿。我国始终坚持高水平开放的大方向,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资本账户高质量开放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望进一步提升。
第三,按照货币国际化的历史规律,一般会经历从周边化到区域化再到国际化,以及从跨境贸易结算到金融市场交易再到官方储备持有,这样一个相对漫长但并无严格次序的历史演进过程,需要国家软硬实力兼具的情况下自然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戴稳胜认为,在病毒变异加快、免疫逃逸及穿透性增加、单位时间内致死人口数不见下降的当下,为保障经济发展、调整资源配置、微调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改全员封控式应急措施为全境常态化防控成为必要;各地应因地制宜探索常态化防控体系,但绝不能放松疫情的防控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与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安全环境,抢占世界科技发展高地加强生物与信息技术的独立自主性等等...做好自己的事,增强本国综合实力与国际话语权,人民币国际化,一定会以西方经济学金融学教科书上找不到的模式,顺利进展与实现。
夏乐表示,国际货币的成长过程从长期来讲取决于货币发行主体管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或者说相对于国际货币的发行者,新来者在管理自身风险方面应当表现得更强,这样才能显示出自身货币的相对价值。目前,我国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平衡防疫与经济发展,应对全球货币紧缩冲击以及处理地缘政治风险等。如果我国能够合理而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以及管理相关风险,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地位必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从某种程度来讲,这可以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防护网”和“减震器”。
04
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等风险因素下,后期应如何增加人民币吸引力?
管涛表示,货币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必然是曲折而非线性的,有高潮有低谷,有上也会有下。对于未来过程中的潜在波动,我们要有心理和措施上的准备。
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致远,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方面,尽可能长时间保持财政货币政策的正常状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本币实际购买力稳定;另一方面,稳慎推动制度型金融开放,加快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建设,为包括境外央行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创造越来越便利、透明和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创始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从四个方面总结未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当积极努力的方向与路径。一是币值稳定。一国货币一旦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该国货币当局就不仅要对本国居民所持有的该货币的币值稳定负一定责任,更要对非居民所持有的该货币的币值稳定负一定责任;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稳健的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运行。二是市场体系完善。不仅要有相应的国际存贷市场,而且要有相应的国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使其得以充分交易流动,并合理套利、保值增值。三是完全可兑换。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最终必须完全可兑换,否则其国际便利与功能必不完全,非居民或国际公民是不会完全接受其为国际化货币的。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一种货币国际化,不能没有相应的便利其结算、交易、储备、投资等的国际金融基础设施,这包括相应的国际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等。这方面技术含量高、系统工程浩繁、受制于人多,是我们的短板与瓶颈,必须统筹谋划,以求补短板破瓶颈。不仅要积极参与SWFIT系统以借道运行,也应谋划我们自己的或可控性强的国际金融基础设施。跨境数字货币、科技公司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等解决方案已然挑战SWIFT,我们大可借以弯道超车。总之,人民币国际化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
何青提到,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地挑战在于如果进一步地让人民币成为安全、保值增值的资产,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地吸引力是关键。中国应该抓住,全球物价水平高企的窗口期,消化去大的产能。同时,加速产业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增加中国产品的多样性和全球吸引力,以此增加人民币的吸引力。
选题:宏观经济研究室
整理:马吉娟
审稿:朱霜霜、董熙君、崔甜甜、商倩
版面编辑|蒋旭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总监制|朱霜霜
近期热文